哺乳期零食對奶量的影響,根據多位哺乳媽媽的實測經驗與專家建議,主要可分為「促進奶量」與「可能塞奶或退奶」兩大類食物。


促進奶量的零食與食物(發奶食物)

  • 甜品類:紫米紅豆、酒釀湯圓、花生牛奶、桂圓紅棗、芝麻糊等,這些含有豐富蛋白質和熱量,有助於提升奶水分泌。
  • 飲料類:豆漿、黑豆水、花生牛奶、黑芝麻飲、鮮奶茶、葫蘆巴茶、黑麥汁等,補充水分與蛋白質,對奶量有正面幫助。
  • 蔬果類:地瓜葉、菠菜、海帶芽、南瓜、椰棗、柳橙、青木瓜、榴槤等,部分蔬果含有促進乳汁分泌的營養素。
  • 鹹食類:青木瓜排骨、蚵仔湯、魚湯、花生豬腳、雞湯、山藥、鮭魚、牛肉、麻油豬肝湯、杜仲燉牛肉等,蛋白質豐富且有助發奶。

重點:母乳約95%是水,5%是蛋白質,因此多喝水、多攝取高蛋白質食物是促進奶量的關鍵。


可能造成塞奶或退奶的零食(塞奶食物)

  • 高油脂零食:洋芋片、薯條、雞排、炸年糕、蛋糕、月餅、鳳梨酥、起司、乳酪、奶油等,這類食物容易導致乳腺阻塞,造成塞奶。
  • 飲料類:全脂牛奶、波霸奶茶等高脂飲品也容易塞奶。
  • 水果類:榴槤、鳳梨被多位媽媽反映吃了會塞奶。
  • 正餐類:漢堡、麻辣鍋、麻油雞、肥肥的滷肉等油脂較高的食物也可能影響乳汁流通。

實測經驗中,月餅、蛋糕(尤其起司蛋糕)、榴槤、鳳梨酥是「必塞奶」的零食,吃了會明顯感覺乳房脹痛、硬塊,奶量反而減少。


實測經驗分享重點

  • 多親餵、多喝水、多補充蛋白質是維持奶量的三大要訣。
  • 零食選擇上,建議避免高油脂、高糖分、冷性食物(如鳳梨、人蔘等)大量攝取,因為這些可能抑制乳汁分泌或造成乳腺阻塞。
  • 偶爾放縱吃塞奶食物,可能會造成乳房不適、奶量下降,需視個人體質調整。
  • 若出現乳房硬塊、疼痛,應立即調整飲食並多親餵或擠奶,避免嚴重塞奶。

所以,哺乳期零食對奶量影響因人而異,但普遍建議多攝取高蛋白、補水的發奶食物,避免高油脂、高糖分的塞奶零食,並注意身體反應調整飲食,才能維持穩定且充足的奶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