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腎病人飲食中蛋白質的生物價與種類差異

蛋白質的生物價

蛋白質的「生物價」是指食物中蛋白質被人體吸收利用的程度。高生物價蛋白質含有較完整的必需胺基酸,且在體內利用率高,代謝後產生的廢物較少,對腎臟負擔較輕。

  • 高生物價蛋白質:主要來自動物性來源,如蛋、牛奶、魚、肉、雞、豬肉等,以及黃豆製品(如豆腐、豆干)。
  • 低生物價蛋白質:多來自植物性來源,如米、麵、麵筋、烤麩、瓜子、花生、紅豆、綠豆、芝麻等,其必需胺基酸組成不完整,利用率較低,代謝後會產生較多含氮廢物。

洗腎病人蛋白質攝取建議

  • 洗腎(透析)病人:因透析過程會流失蛋白質,建議每日蛋白質攝取量為每公斤體重 1.0~1.5 公克,其中 1/2~2/3 應來自高生物價蛋白質。
  • 未洗腎的慢性腎臟病患者:建議每日蛋白質攝取量為每公斤體重 0.6~0.8 公克,並以高生物價蛋白質為主,避免過多低生物價蛋白質。

蛋白質種類選擇

蛋白質種類 來源 適合洗腎病人
高生物價蛋白質 蛋、牛奶、魚、肉、雞、豬肉、黃豆製品 ✅ 優先選擇
低生物價蛋白質 米、麵、麵筋、烤麩、瓜子、花生、紅豆、綠豆、芝麻 ❌ 應減少攝取

注意事項

  • 避免過多攝取低生物價蛋白質,以免增加尿毒素與腎臟負擔。
  • 洗腎病人應注意蛋白質總量與品質,並搭配足夠熱量,以維持良好營養狀態。
  • 黃豆製品雖為植物性蛋白質,但其生物價較高,是洗腎病人良好的蛋白質來源之一。

結論

洗腎病人應優先選擇高生物價蛋白質,如蛋、肉、魚、黃豆製品等,並控制蛋白質總量,避免攝取過多低生物價蛋白質,以減輕腎臟負擔,維持良好營養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