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腎過程中會帶走體內多種營養素,導致患者容易出現虛弱、體力下降等問題。要有效補充營養並避免虛弱,需要從飲食調整和營養補充兩方面著手。

洗腎流失的主要營養素

透析過程不僅會帶走蛋白質代謝後產生的廢物,還會流失胺基酸、微量元素、水溶性維生素(如B1、B6、B12與葉酸等)。其中蛋白質的流失最為顯著,每次透析約帶走6~8公克蛋白質。

飲食補充的三大原則

充足的熱量攝取

每日熱量需求應達到每公斤體重30~35大卡。足夠的熱量攝取能防止身體消瘦、抵抗力下降,並避免蛋白質被當作熱量消耗掉。由於洗腎患者胃口常較差,建議調整飲食順序,先吃蛋白質,再吃蔬菜與澱粉類,以確保優先攝取重要營養。

高品質蛋白質補充

洗腎患者應採取高蛋白飲食,每日蛋白質攝取量應達每公斤體重1.0~1.3公克。優質蛋白質來源包括:

  • 動物性蛋白:牛肉、豬肉、雞肉、魚肉、蛋類、奶類
  • 植物性蛋白:豆腐、豆乾、豆漿等豆製品

其中牛肉因含有豐富鐵質和肉鹼,對洗腎患者特別有益。應避免攝取低生物價蛋白質食物,如綠豆、紅豆、豌豆等豆類及堅果類。

控制磷、鉀、鈉攝取

適合洗腎患者的低磷食物包括白飯、饅頭、馬鈴薯、絲瓜、高麗菜、南瓜等。限制這些礦物質的攝取能減少腎臟負擔,維持體內電解質平衡。

維生素與微量元素補充

由於洗腎會流失水溶性維生素,需要特別補充:

  • 維生素B群:在物質轉換成熱量過程中扮演重要輔酶角色,洗腎過程中會流失
  • 葉酸與維生素B6:高量補充(葉酸700mcg、維生素B6 4.5mg)可降低心臟病發生率
  • 維生素B12:幫助維持代謝與活力
  • 維生素C與E:具抗氧化能力,維生素E建議劑量約400~800I.U
  • 肉鹼與牛磺酸:有助於維持肌肉張力,減少跌倒或住院風險

營養補充品的使用

若無法從飲食中攝取足夠的熱量與蛋白質,應適時使用洗腎專用營養補充品。選擇營養補充品時應注意:

  • 含有豐富蛋白質與BCAA支鏈胺基酸
  • 包含上述五大指標的洗腎專用配方,約8天左右即可感覺到體力增加
  • 市售產品如普寧勝(Nepro)、立攝適(Novarsource)等都是專為洗腎患者設計

若患者出現慢性食慾不佳、吞嚥困難等情況,可考慮鼻胃管灌食或靜脈營養補充,但後者費用較高。

飲食調整建議

洗腎患者必須改變未洗腎前的低蛋白飲食習慣,與醫療團隊合作制定個人化的營養計畫,定期檢測血液中的白蛋白濃度、血紅素等指標,及時調整補充策略,才能有效維持體力、預防營養不良導致的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