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腎病患補充營養的常見迷思包括:誤以為洗腎後仍需低蛋白飲食、過度飲用熬煮蔬果或大骨的湯品、以及盲目攝取高磷高鉀食物或保健品。正確觀念則是洗腎後應採取高蛋白飲食(約每公斤體重1.2~1.4克蛋白質),避免攝取過多高磷、高鉀及高鈉食物,並注意熱量攝取充足以維持體力與生理功能。
具體說明如下:
-
蛋白質攝取:洗腎過程會流失胺基酸與小分子蛋白質,故需增加高生理利用率的優質蛋白質攝取,避免營養不良導致體力下降與免疫力減弱。建議血液透析患者每日蛋白質攝取量約1.2~1.4克/公斤體重,腹膜透析患者需求更高。
-
避免飲用熬煮湯汁:蔬果、大骨熬煮的湯汁含有高鉀與高磷,洗腎患者大量飲用易造成血鉀升高,增加心臟負擔,應避免喝湯汁,改吃固體食物並控制蔬果攝取量。
-
控制高磷、高鉀、高鈉食物:腎功能衰退導致磷、鉀、鈉代謝異常,過量攝取會累積體內造成毒性。應避免內臟、乳製品、加工食品及含無機磷的食品,並注意食物中隱藏的水分與礦物質含量。
-
熱量攝取充足:洗腎患者飲食限制多,常導致熱量攝取不足,造成體重與體力下降。足夠熱量有助蛋白質的有效利用,建議每日熱量攝取約25~35 kcal/kg體重。
-
補充營養品的選擇:洗腎營養品應以高蛋白質為主,並補充膳食纖維、維生素B群等營養素,避免含高磷、高鉀的成分。未洗腎患者則應以低蛋白、高熱量為原則,洗腎後則需提高蛋白質攝取。
-
避免迷信保健食品或過度節食:錯誤認為少吃或不吃可延緩洗腎,反而加速腎功能惡化;盲目服用保健食品可能延誤治療或傷害腎臟。
綜合以上,洗腎病患應在專業營養師或醫師指導下,採取高蛋白、低磷低鉀低鈉、足夠熱量的飲食,避免過度飲用湯汁及不當保健品,並選擇合適的營養補充品,以維持良好營養狀態與生活品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