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腎病人蛋白質攝取的重要性與來源

重要性

  • 補充流失:血液透析過程中,每次約會流失6~8克蛋白質,若未適量補充,易導致營養不良、肌肉萎縮、肌少症等問題。
  • 維持體力與免疫力:足夠的蛋白質攝取可增加抵抗力、減少感染機會,並提高存活率。
  • 預防併發症:蛋白質-熱量耗損會導致噁心、嘔吐、體重減輕,甚至增加住院率與死亡率,因此攝取足夠蛋白質是維持生活品質與預後的重要指標。

建議攝取量

  • 洗腎病人每日建議攝取蛋白質為每公斤體重1.0~1.5公克,其中多數建議以1.2公克為基準。
  • 每日總蛋白質攝取中,應有2/3以上來自優質蛋白質(高生物價值蛋白質)。

優質蛋白質來源

  • 動物性蛋白質:雞蛋、雞肉、魚肉、瘦肉、牛奶等,這些蛋白質在體內利用率高,產生的代謝廢物較少。
  • 植物性蛋白質:大豆製品(如豆腐、豆漿)也屬於高生物價值蛋白質,適合腎友適量攝取。
  • 避免低生物價蛋白質:如麵筋、烤麩、瓜子、花生、紅豆、綠豆、芝麻等,這些食物在體內代謝後會增加腎臟負擔。

飲食原則

  • 均衡攝取:除了蛋白質,也需適量攝取主食與油脂,以提供足夠熱量,避免身體分解肌肉蛋白來補充能量。
  • 控制磷、鈉、鉀與水分:洗腎期間需避免高磷(如鮮乳、肉鬆、內臟、堅果)、高鉀(如濃縮草藥、生菜、番茄、奇異果)、高鈉(如醃漬食物)食物,並注意水分攝取量。

總結

洗腎病人需攝取足夠且優質的蛋白質,以維持身體機能、預防營養不良與併發症。建議以動物性蛋白質與大豆製品為主,並配合均衡飲食與營養師指導,才能達到最佳營養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