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挑食的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 零食吃太多,影響正餐食慾。
- 身體不適或生病,導致食慾下降。
- 用餐環境吵雜,容易分心,無法專注吃飯。
- 家長對食物的偏好影響,傳達給寶寶先入為主的觀念。
- 寶寶不習慣吃飯的姿勢或食物的觸感。
- 餐餐菜色重複,缺乏變化。
- 運動量少,缺乏飢餓感。
此外,挑食多發生在2-5歲,是成長過程中的常見現象。寶寶可能因為食物的顏色(如綠色蔬菜)、味道(酸味、青菜味較重)而拒絕嘗試,這是天生的本能反應,為避免接觸有毒植物。
針對副食品餵養的調適方法,建議如下:
-
避免強迫餵食,讓寶寶自主選擇,建立愉快的進食經驗,減少壓力。
-
增加食物多樣性,少量多樣地嘗試各種食材,每天提供不同顏色和種類的食物,幫助寶寶增強免疫耐受性,降低挑食機率。若忙碌可選擇天然無添加的寶寶果泥,補足不同蔬果營養。
-
創造安靜、專注的用餐環境,避免電視、3C產品及玩具干擾,讓寶寶專心吃飯並與家人互動。
-
改變烹調方式,例如用炒代替燙,減少青菜味道的強烈感,或用醃製肉類增加風味,讓味道更容易被接受。
-
避免餐餐重複同樣菜色,增加新鮮感與吸引力。
-
鼓勵適度運動,提升寶寶的飢餓感,促進食慾。
綜合以上,家長應以耐心和多元化的方式,配合良好的用餐環境,逐步引導寶寶接受副食品,減少挑食行為,促進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