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不喜歡吃副食品的原因及解決方法如下:

常見原因

  1. 新食物的陌生感
    寶寶剛接觸副食品,嗅覺、味覺、口感及進食方式都與母乳或配方奶不同,容易產生排斥感,用舌頭將食物頂出是常見反應。

  2. 食物質地不合適
    副食品太硬或太軟,都可能讓寶寶不願意吃。

  3. 吃飯前喝太多奶或水
    寶寶如果在吃副食品前喝了大量牛奶、豆漿或水,會因為胃被佔據而沒有飢餓感。

  4. 環境干擾
    吃飯時環境吵雜、電視聲音、玩平板或周圍有其他小朋友玩耍,容易分散寶寶注意力,影響食慾。

  5. 餐與餐之間吃太多零食
    例如下午點心吃太多,導致晚餐時不餓。

  6. 吃飯壓力大或強迫進食
    寶寶感受到壓力會抗拒吃飯,強迫反而適得其反。

  7. 食物味道單調或溫度不合適
    食物沒味道或溫度不對,也會讓寶寶不願意吃。

解決方法

  1. 多次嘗試新食物
    根據國健署建議,寶寶可能需要10-20次接觸才能接受新食物,家長要有耐心。

  2. 調整食物質地與口味
    根據寶寶接受度調整副食品的大小、硬度與味道,避免過硬或過軟。

  3. 控制奶量與飲水量
    避免吃副食品前喝太多奶或水,保持寶寶有飢餓感。

  4. 創造安靜且專注的用餐環境
    減少干擾,讓寶寶專心吃飯。

  5. 多樣化食物與有趣餵食方式
    改變料理方式,提供多樣化食物,用寶寶喜歡的餐具,讓寶寶自己吃,模仿大人吃飯,增加用餐樂趣。

  6. 避免強迫進食,給予安全感
    不強迫寶寶吃飯,讓寶寶在安全感中慢慢接受副食品。

  7. 限制零食攝取,養成定時用餐習慣
    避免餐與餐之間吃太多零食,養成早中晚三餐的規律。

透過以上方法,家長可以逐步幫助寶寶克服對副食品的抗拒,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