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前BMI對孕期體重管理的重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孕前BMI分組與孕期體重增加建議:根據孕前BMI,孕婦可分為體重不足(BMI <18.5)、正常體重(BMI 18.5-24.9)、超重(BMI 25-29.9)及肥胖(BMI ≥30)四組。不同BMI組別對孕期體重增加有不同的建議範圍,例如正常體重孕婦建議孕期增加11.5~16公斤,體重不足者建議增加12.5~18公斤,超重者建議控制在7~11.5公斤,肥胖者則建議控制在5~9公斤以下。

  • 孕前BMI與妊娠併發症風險:孕前BMI過高(超重或肥胖)與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壓、子癇前症、巨大胎兒等併發症風險增加有關,且可能導致剖腹產率上升及醫療費用增加。相反,孕前BMI過低則可能增加流產、早產及新生兒體重不足的風險。

  • 孕期體重管理的重要性:合理控制孕期體重增加,有助於降低母嬰健康風險,促進生產順利進行,減少胎兒過大或過小帶來的問題。孕期體重過輕可能導致孕婦營養不良及產後恢復較差,體重過重則增加巨嬰、剖腹產及妊娠併發症的機率。

  • 臨床建議:醫護人員應依據孕前BMI指導孕婦合理控制孕期體重,並鼓勵孕前進行體重管理和生活習慣調整,以降低妊娠期間的健康風險,提升孕期生活品質及妊娠預後。

總結來說,孕前BMI是孕期體重管理的基礎指標,直接影響孕期體重增加的合理範圍及妊娠併發症風險,對母嬰健康具有關鍵影響,因此孕前及孕期的體重監控與管理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