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體重控制對母嬰健康有重要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適當的孕期體重增加有助於母嬰健康。根據國民健康局建議,孕婦總體重增加應控制在約10-14公斤之間,這樣的體重增加範圍能降低孕婦合併症的風險,並促進胎兒及新生兒的健康發展。
-
體重增加過多或不足均可能帶來健康風險。孕期體重增加過多可能導致產後體重難以恢復,增加婦女日後肥胖及慢性疾病的風險;而體重增加不足則可能影響胎兒生長,增加早產或低體重兒的機率。
-
孕期體重控制行為與心理社會因素密切相關。孕婦若能有效控制體重,通常伴隨著較低的心理壓力、較積極的心理社會狀態及較多的社會支持,這些因素有助於孕期體重維持在健康範圍內。
-
孕期體重增加與產後體重滯留有正相關。研究發現孕期體重增加越多,產後一個月的體重及體重滯留情形越明顯,這提示孕期體重控制對產後恢復也有重要影響。
-
孕前體重指數(BMI)影響孕期體重增加建議。不同BMI的孕婦,其建議的體重增加範圍不同,例如體重過重者建議增加較少的體重,而體重過輕者則建議增加較多,以達到最佳母嬰健康效果。
總結來說,孕期適當的體重控制不僅有助於降低孕婦合併症、促進胎兒健康,還能影響產後體重恢復及婦女長期健康,因此孕期體重管理應成為產前衛教的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