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I計算方法
BMI(身體質量指數)是用來評估體重是否適合身高的指標,計算公式為:
[ \text{BMI} = \frac{\text{體重(公斤)}}{(\text{身高(公尺)})^2} ]
例如,一位體重60公斤、身高1.65公尺的孕婦,其BMI為:
[ \frac{60}{1.65^2} \approx 22.04 ]
BMI在孕期的應用
-
孕前BMI作為孕期體重管理的基礎
孕前BMI是評估孕婦體重狀況的重要指標,能預測新生兒出生體重及生產結果。根據孕前BMI,孕婦可被分為體重過輕(BMI < 18.5)、標準體重(18.5 ≤ BMI < 24)、體重過重(BMI ≥ 24)等類別,進而調整孕期體重增加的目標。 -
孕期體重增加建議依BMI調整
根據BMI不同,孕期建議的體重增加範圍也不同:- 正常BMI(18.5-24.9):建議增重約11.5至16公斤
- BMI過重(大於30):建議增重約5至9公斤
- BMI過輕(小於18.5):建議增重約12.5至18公斤
此外,孕期體重增加應隨孕周逐漸增加,避免短期暴飲暴食或減重。
-
孕周別BMI參考曲線
研究建立了孕周別的體重和BMI百分位數曲線,提供臨床上判斷孕婦體重增加是否適當的依據,並考慮身高對體重的影響,使孕期體重管理更具個人化和科學性。 -
孕期體重管理守則
為維持適當的孕期體重,建議孕婦:- 定期產前檢查並測量體重
- 均衡飲食,避免過多糖與脂肪攝取
- 了解孕期熱量需求
- 適度運動(如快走、瑜伽)
- 避免短期內體重劇烈變化
總結來說,BMI不僅是孕婦體重狀況的評估工具,也是孕期體重管理和營養評估的重要依據,能幫助醫療人員及孕婦制定合理的體重增加計畫,促進母嬰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