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孕婦負重作業的法規主要依據《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重體力勞動作業勞工保護措施標準》及《妊娠與分娩後女性及未滿十八歲勞工禁止從事危險性或有害性工作認定標準》等相關規定。這些法規明確限制孕婦從事一定重量以上的負重作業,並要求雇主依醫師評估結果調整工作條件。

具體重點如下:

  • 負重限制:重體力勞動作業定義為人力搬運或揹負40公斤以上物體的作業,孕婦在不同妊娠階段對負重有不同限制,且依作業性質(斷續性或持續性)有所區分。

  • 禁止從事危險或有害工作:孕婦不得從事礦坑、鉛及其化合物散布場所、異常氣壓、顯著振動、有害化學品等危險性或有害性工作。

  • 醫師評估標準:雇主須將工作環境監測、健康檢查及危害暴露資料提供給職業醫學科專科醫師,由醫師依附表及個人健康狀況進行適性評估,並提供工作調整建議。若醫師評估孕婦能負重,則可例外允許,但須有醫師證明。

  • 工作調整與保護措施:依醫師建議,雇主應調整工作內容、縮短工時、增加休息時間(每小時不得少於20分鐘)或調換工作,以保障孕婦及胎兒健康。

  • 評估重點:評估時會考量孕婦個人健康狀況、工作性質、暴露時間及個體差異,並分級管理風險,確保母體及胎兒安全。

所以,孕婦負重作業在法規上有明確的重量限制及禁止從事危險性工作規定,且必須經由專業醫師評估後才能決定是否可負重,雇主需依醫師建議調整工作環境與條件,保障孕婦母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