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台灣相關法規與技術指引,孕期工作安全評估與醫師建議的工作調整時期主要涵蓋以下重點:
-
母性健康保護期間:自雇主得知女性勞工妊娠日起,至分娩後一年內,均屬母性健康保護期間。
-
健康評估與管理分級:
- 第一級管理:工作或健康狀況無害母體、胎兒或嬰兒健康。
- 第二級管理:工作或健康狀況可能影響母體、胎兒或嬰兒健康。
- 第三級管理:工作或健康狀況會危害母體、胎兒或嬰兒健康,需特別調整。
-
醫師評估與工作調整建議:
- 醫師(婦產科或職業專科醫師)會根據孕婦健康狀況及工作環境風險,提出工作條件變更、工時調整、職務調換等建議。
- 工作調整可能包括變更工作場所、職務、縮減工作量或時間、限制加班、限制夜班、限制出差及假日工作等。
- 評估應考量孕期不同階段胎兒及母體健康狀況,並定期進行風險評估,因為危害風險可能隨孕期變化。
-
工作調整時期:
- 從妊娠確診開始,持續到分娩後一年內,尤其是孕期中及分娩後未滿一年期間,均需持續評估與適時調整工作。
- 醫師會依孕婦健康狀況及工作環境危害,隨時提出調整建議,保障孕婦及胎兒安全。
綜合以上,孕期工作安全評估是從妊娠開始至分娩後一年內持續進行,醫師會根據孕婦健康狀況及工作環境風險,提出具體的工作調整建議,確保母體與胎兒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