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腎後食慾變差,家人可從以下幾方面協助患者補充營養:
-
提供高蛋白質且易消化的食物:洗腎患者因透析過程會流失蛋白質,建議每日蛋白質攝取量約為每公斤體重1.2~1.5公克,且以高生物價值蛋白質為主,如魚、肉、蛋、奶、黃豆製品。對於牙口不佳或胃口差者,可提供質地較軟的食物,如蒸蛋、豆腐拌飯,避免稀飯過多導致熱量不足。
-
少量多餐,增加熱量攝取:因洗腎患者常感疲累且胃口有限,建議採取少量多餐方式,一天可增加至五餐甚至睡前加餐,確保足夠熱量攝取(每公斤體重約35~45大卡),避免體重持續下降。
-
使用專為洗腎設計的營養補充品:當飲食無法滿足營養需求時,可考慮低磷、低鉀、高蛋白的洗腎配方營養品,這類產品含有優質蛋白質、BCAA支鏈胺基酸及必要維生素,有助補足營養並提升體力。
-
改善食物口味與多樣性:適量使用調味料(如鹽、香料、檸檬汁、辣椒等)增加食物風味,並多變換食物顏色與烹調方式,刺激食慾。此外,建議每週2次補充富含鋅的帶殼海鮮(蛤蜊、牡蠣、蝦子),鋅有助促進食慾。
-
注意飲食限制與均衡:避免高磷、高鉀、高鈉食物,並減少低生物價蛋白質來源(如某些豆類、堅果、麵筋製品),以免加重腎臟負擔,同時確保營養均衡。
家人應耐心陪伴,鼓勵患者多嘗試不同口味與食物,並在必要時尋求營養師或醫師協助,調整飲食計畫與營養補充方案,確保患者獲得足夠營養支持,維持體力與生活品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