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腎期間的營養補充需要在醫療專業指導下進行,以平衡營養需求與腎臟負擔。以下是兼顧安全與效果的關鍵原則:

核心營養補充策略

高蛋白質攝取

洗腎過程中,透析液會帶走體內小分子蛋白質(約6~8公克),因此洗腎後應採取高蛋白飲食,每日蛋白質攝取量應達每公斤體重1.2~1.3公克。建議選擇高生理價蛋白質,包括牛、豬、羊、雞、鴨、鵝、各式魚類、海鮮、蛋類、奶類、豆腐等。其中牛肉因含有豐富鐵質與肉鹼,對洗腎病人特別有益。

充足熱量補充

除了蛋白質,每日熱量需求約為30大卡/公斤(輕度工作)至35大卡/公斤。充足的熱量攝取可避免身體消瘦,進而維持抵抗力。

必需營養素補充

洗腎患者應補充以下關鍵營養素:

  • 維生素B群:在物質轉換成熱量過程中扮演重要輔酶角色,且在洗腎過程中會流失,因此補充必須
  • 維生素B12與葉酸:幫助紅血球生成,預防腎性貧血,建議葉酸補充700微克、維生素B6補充4.5毫克
  • 肉鹼與牛磺酸:有助於維持肌肉張力,減少跌倒或住院風險
  • 維生素C與E:具抗氧化能力,維生素E建議劑量約400~800國際單位,可降低動脈粥狀硬化發生率

限制攝取的礦物質

為了安全起見,必須嚴格控制以下物質:

  • 磷與鈉:應減少攝取高磷、高鈉食物
  • 鉀:大部分蔬菜富含鉀,食用前可先以熱水川燙,再用油炒拌,並避免喝蔬菜湯或以菜湯淋飯。特別要避免楊桃,因其富含鉀離子,可能引起神經中毒
  • 水分:需要限水以維持體液平衡

營養補充品選擇

選擇洗腎專用營養補充品時,應注意以下特點:

  • 含有豐富蛋白質與BCAA支鏈胺基酸,幫助補充流失營養
  • 低磷、低鈉、鉀配方,減輕腎臟負擔
  • 含有維生素B12、葉酸等造血營養素
  • 低升糖指數(低GI)設計

專科醫師推薦的洗腎配方營養品,每罐可提供約19.1克蛋白質,精準補充腎友所需。

補充方式與時機

若無法透過正常飲食攝取足夠營養,可在點心時間補充營養品,或製作成果凍增加口感變化。在透析過程中,可在透析前喝半杯營養補充品,結束時再喝半杯,或食用茶葉蛋等食物。

當患者有慢性食慾不佳、吞嚥困難等情況阻礙口服營養攝取時,可考慮以鼻胃管灌食。若營養狀況仍未改善,可施打靜脈營養補充,但花費會遠高於食品營養補充。

定期監測與調整

定期監測體重、白蛋白和肌肉量,可及早偵測營養不良風險並調整飲食。若血中白蛋白濃度下降或出現腎性貧血,應適時使用營養補充品。所有營養補充計畫應在腎臟科醫師與營養師的指導下進行,以確保安全性與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