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腎病人的飲食與生活品質密切相關,良好的飲食控制能維持營養狀態、減輕腎臟負擔,進而提升生活品質。主要關聯包括:
-
足夠且優質的蛋白質攝取:洗腎過程中蛋白質會流失,若攝取不足,易導致營養不良、肌肉流失及免疫力下降,影響體力與生活品質。建議每日蛋白質攝取量約為每公斤體重1.0~1.2克,優先選擇高生物價的蛋白質來源,如蛋、魚肉、雞肉等。
-
控制磷、鉀、鈉的攝取:過多磷會引起血管鈣化、抽筋等併發症;鉀過高影響心臟與神經功能,嚴重時甚至致命;鈉過多則會增加水腫與高血壓風險。洗腎病人需嚴格限制高磷、高鉀、高鈉食物,選擇低磷、低鉀、低鈉的食物,如白飯、絲瓜、高麗菜、蛋、魚肉等。
-
水分攝取控制:因腎臟排水能力下降,洗腎病人須嚴格控制每日水分攝取量,通常以每日尿量加500毫升為標準,避免水腫與心肺負擔。
-
充足熱量攝取:熱量不足會導致體重下降、肌肉流失及免疫力降低,建議依理想體重攝取每日約30~45大卡/公斤,維持體力與生活活力。
-
避免加工食品與高鹽食物:加工食品常含高磷、高鈉,會加重腎臟負擔,應以新鮮自然食物為主,並用香料替代鹽調味,提升食物風味且減少鈉攝取。
綜合來看,洗腎病人若能遵守上述飲食原則,不僅能減少併發症發生,還能維持良好的營養狀態和體力,從而提升整體生活品質。反之,飲食控制不當會導致營養不良、體力下降、併發症增加,嚴重影響生活品質與健康狀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