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半寶寶的睡眠震盪期(睡眠倒退期)主要特徵包括夜間頻繁醒來、入睡困難、小睡時間縮短或抗拒小睡,以及白天情緒不穩定、易煩躁等。這段期間寶寶可能因為身體發展(如學走路)、大腦快速成長等因素,導致睡眠模式暫時不穩定。

具體特徵如下:

  • 夜醒頻繁或早醒:原本能睡整夜的寶寶突然多次醒來,甚至半夜哭鬧。
  • 入睡困難:寶寶可能在睡前變得焦躁、抗拒入睡,入睡時間延長。
  • 小睡時間縮短或抗拒午睡:白天小睡變短,甚至拒絕午睡,導致寶寶看起來沒睡飽。
  • 白天情緒不穩定:寶寶可能更易煩躁、哭鬧,情緒波動大。
  • 睡眠儀式掙扎增加:寶寶可能在睡前有更多掙扎行為,如哭泣、緊抓父母、跑出房間等。

應對方式建議:

  • 保持規律作息與睡眠環境:固定睡眠時間,保持睡眠環境安靜、黑暗,有助寶寶入睡。
  • 建立並堅持睡眠儀式:如固定的睡前故事、安撫動作,幫助寶寶放鬆進入睡眠狀態。
  • 調整白天小睡安排:根據寶寶需求調整小睡時間,避免過度疲勞導致夜間睡眠問題。
  • 耐心陪伴與安撫:睡眠震盪期是正常發展階段,父母需保持耐心,溫柔而堅定地應對寶寶的抗拒與情緒。
  • 避免過度刺激:睡前避免過度活動或刺激,幫助寶寶更容易入睡。

睡眠震盪期通常持續約1-3週,若睡眠問題持續超過一週且排除生病或長牙等因素,建議諮詢專業兒科或睡眠顧問。

所以,一歲半寶寶的睡眠震盪期是因為生理與心理發展帶來的暫時睡眠不穩定,透過調整作息、睡眠環境及耐心陪伴,可以幫助寶寶順利度過此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