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翻身期對睡眠的影響主要表現在「睡眠震盪」現象上,通常發生在寶寶3至5個月大之間。這段期間,寶寶的睡眠週期從原本較簡單的兩段睡眠,轉變為更複雜的四段睡眠,導致夜間醒來次數增加、小睡時間縮短,睡眠品質出現波動。
睡眠震盪的具體表現包括:
- 寶寶半夜會爬起來練習翻身,若翻不回來可能會哭鬧,甚至持續1至2小時,讓家長疲憊不堪。
- 大腦活動增加,使寶寶在夜晚因翻身動作而不自主醒來,造成睡眠中斷,這種現象容易被誤解為「睡眠倒退」,但實際上是發展過程中的正常震盪。
對家長的建議與應對方式:
- 理解這是寶寶發展的正常階段,避免將其視為倒退,而是「睡眠震盪」或「發展震盪」,以正面心態面對。
- 在白天讓寶寶在安全環境下多練習翻身,幫助寶寶早日掌握技能,減少夜間因翻身不便而醒來的情況。
- 避免過度哄睡,防止養成依賴哄睡的習慣,這對未來睡眠習慣的培養非常重要。
- 保持睡眠環境的穩定與舒適,幫助寶寶逐步適應新的睡眠週期。
總結來說,寶寶翻身期的睡眠震盪是寶寶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階段,雖然會造成夜醒增加和睡眠中斷,但透過適當的理解和引導,能幫助寶寶順利度過這段時期,並促進更好的睡眠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