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翻身期的睡眠震盪與睡眠倒退現象,主要發生在寶寶約3至5個月大之間,是寶寶大腦與動作發展快速變化所引起的睡眠模式調整期。

睡眠震盪與倒退的原因:

  • 寶寶大腦掌控睡眠的區域快速成長,睡眠週期從原本的兩階段(淺眠與熟睡)轉變為成人般的四階段(入睡期、淺眠期、熟睡期、快速動眼期),導致睡眠結構變得更複雜,容易夜醒增加。
  • 同時,寶寶開始發展大動作技能,如抬頭、轉頭、翻身等,這些新技能讓寶寶在夜間會「練習」翻身,甚至因為翻不回來而哭鬧,造成夜醒頻繁。
  • 寶寶對外界刺激的興趣增加,白天可能攝取熱量不足,導致夜間頻繁醒來討奶,形成睡眠不穩定的惡性循環。

睡眠震盪與倒退的表現:

  • 夜間醒來次數增加,且醒後較難再入睡。
  • 小睡時間縮短,睡眠品質下降。
  • 半夜翻身練習時間可能長達1-2小時,讓父母疲憊。

應對建議:

  • 白天讓寶寶在安全的環境中多練習翻身,幫助寶寶早日掌握新技能,減少夜間因翻身不便而醒來的情況。
  • 避免過度哄睡,減少寶寶對外界安撫的依賴,幫助建立良好的睡眠習慣。
  • 維持穩定且適合寶寶的睡眠環境,如保持黑暗與安靜,幫助寶寶區分日夜。
  • 理解這是正常發展階段,通常睡眠倒退會持續約2至3週,父母可耐心陪伴並調整作息。

總結來說,寶寶翻身期的睡眠震盪與睡眠倒退是寶寶生理與神經發展的自然現象,透過適當的陪伴與環境調整,可以幫助寶寶順利度過這段挑戰期,並促進更好的睡眠品質與自主入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