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翻身期(約3~5個月齡)常伴隨睡眠震盪,這是許多家長會遇到的挑戰。以下整理相關現象與應對策略:
睡眠震盪現象
- 夜醒頻繁:寶寶可能半夜醒來「練習」翻身,甚至因翻不回來而哭鬧,導致家長需頻繁安撫。
- 小睡變短:白天小睡時間縮短,睡眠品質下降。
- 睡眠模式改變:寶寶的睡眠週期從兩段變成四段,類似成人睡眠,容易在睡眠轉換時醒來。
- 大動作發展影響:翻身等大動作發展會讓寶寶在睡眠中不自覺活動,增加夜醒機會。
應對策略
- 白天多練習翻身:在寶寶清醒時,於安全地墊上讓寶寶練習翻身,有助於早日熟練,減少夜間練習需求。
- 維持規律作息:保持穩定的作息與睡前儀式,如洗澡、讀故事、聽輕柔音樂,幫助寶寶放鬆並建立睡眠預期。
- 提供安全感:若寶寶因分離焦慮或夜醒哭鬧,可用溫柔語言或輕拍安撫,但避免過度哄抱或餵奶入睡,以免養成依賴。
- 調整日間活動:增加白天活動量,讓寶寶充分消耗精力,但避免睡前過度刺激。
- 避免過度安撫:盡量不要因夜醒頻繁而養成高度哄睡習慣,以免日後出現長期睡眠問題。
- 耐心與堅持:睡眠震盪期通常是暫時的,家長需保持耐心,給寶寶時間適應新發展階段。
小結
寶寶翻身期的睡眠震盪是成長必經過程,家長可透過規律作息、白天練習、適度安撫與耐心陪伴,幫助寶寶順利度過這段時期,並為未來良好睡眠習慣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