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量不足的常見原因主要包括:

  • 哺乳姿勢錯誤或哺餵方式不當:嬰兒吸吮姿勢不正確或同時使用奶瓶餵食,會導致嬰兒吸吮母乳意願降低,影響乳汁分泌。
  • 母嬰早期分離:產後母嬰分離時間過長,缺乏頻繁親餵刺激,會減少泌乳反射。
  • 擠奶或親餵次數不足:乳汁分泌與乳房刺激頻率成正比,擠奶或親餵次數少會使奶量下降。
  • 母親身體狀況或用藥影響:乳腺發育不良、乳頭凹陷、甲狀腺功能低下,或服用避孕藥、某些藥物會抑制乳汁分泌。
  • 過早添加配方奶或輔食:寶寶吃了配方奶後吸吮母乳意願降低,進而減少乳汁產生。
  • 情緒壓力大:壓力會影響催產素分泌,進而影響泌乳功能。
  • 飲食不均衡或營養不足:哺乳期媽媽若營養攝取不足,可能影響奶量。

解決方法與建議:

  • 頻繁親餵:多讓寶寶親餵,增加乳房刺激,促進泌乳反射。
  • 正確哺乳姿勢:學習並調整嬰兒吸吮姿勢,避免乳頭疼痛與吸吮效率低下。
  • 避免過早使用奶瓶和輔食:盡量以母乳為主,避免寶寶因飽足感減少吸吮。
  • 使用吸乳器排空乳房:在寶寶睡覺或空檔時用吸乳器擠奶,幫助刺激乳汁分泌。
  • 調整母親用藥:停用可能影響乳汁分泌的藥物,如避孕藥,並諮詢醫師。
  • 減少壓力並獲得支持:保持良好情緒,尋求家人支持,促進催產素分泌。
  • 均衡飲食與充足休息:補充足夠營養和水分,保持身體狀況良好。
  • 餵食兩邊乳房:避免只餵一邊乳房,促進雙側乳汁分泌。
  • 必要時醫療介入:若以上方法無效,可諮詢醫師是否需要使用促乳劑如Domperidone。

這些方法綜合運用,有助於改善母乳量不足的問題,促進母嬰健康哺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