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餵奶量不足的可能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
餵奶過程問題
- 哺乳頻率與時間不足(建議一天至少哺餵8-12次,約每2-3小時一次)
- 寶寶含乳姿勢不正確,導致吸吮效果差
- 晚上未餵奶或使用安撫奶嘴、奶瓶奶嘴造成乳頭混淆,減少寶寶吸吮母乳的意願
- 寶寶愛睡覺或過早添加配方奶,減少吸吮次數
-
媽媽心理因素
- 壓力大、憂慮、自信不足、疲憊、睡眠不足等心理狀態會影響乳汁分泌
- 生理期賀爾蒙波動也會暫時減少奶量,且情緒起伏可能抑制泌乳
-
藥物或食物影響
- 分娩時使用的藥物(如硬膜外麻醉劑)
- 退奶藥(bromocriptine、cabergoline)
- 含pseudoephedrine的感冒藥
- 含雌激素的避孕藥
- 中量以上酒精、抽菸
- 某些草藥與食物(薄荷、韭菜、人蔘等)可能影響泌乳,但因人而異
-
媽媽生理因素
- 乳房發育不良或荷爾蒙異常導致泌乳不足(較少見)
- 乳腺堵塞或乳腺炎後遺症會阻礙乳汁流通,減少奶量
-
寶寶因素
- 新生兒未及早吸吮或母嬰分離,導致乳頭混淆
- 吸吮力弱或吸吮時間不足,刺激乳汁分泌不足
綜合來看,親餵奶量不足多因哺乳頻率不足、姿勢不當、心理壓力大及藥物或食物影響所致。建議透過增加哺乳次數、改善哺乳姿勢、減少壓力及避免影響泌乳的藥物和食物,並尋求專業哺乳諮詢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