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中後期因腹壓增加導致的應力性尿失禁,主要是因為子宮和胎兒逐漸增大,對膀胱造成壓迫,膀胱容積減少,同時懷孕期間荷爾蒙(如孕酮)使骨盆底肌肉鬆弛無力,導致骨盆底肌群無法有效支撐膀胱和尿道,腹壓增加時(如咳嗽、打噴嚏、提重物)容易引發漏尿現象。

具體原因包括:

  • 子宮增大壓迫膀胱,使膀胱容量減少,尿意頻繁且容易漏尿。
  • 骨盆底肌肉鬆弛與無力,懷孕荷爾蒙影響使肌肉彈性增加但力量下降,支撐力不足。
  • 腹壓增加(如咳嗽、打噴嚏、大笑)時,膀胱壓力上升,尿道閉合機制失效,導致尿液外漏。
  • 分娩過程可能造成骨盆神經或肌肉損傷,加劇尿失禁問題。

預防與改善方法包括:

  • 骨盆底肌肉運動(凱格爾運動),強化肌肉力量。
  • 使用托腹帶增加骨盆底支撐。
  • 避免體重過度增加,減少腹壓負擔。
  • 避免憋尿與預防便祕,減少骨盆底肌肉疲勞。
  • 在腹壓增加前做縮肛動作(KNACK技巧),減少漏尿。
  • 減少咖啡因攝取,避免膀胱過度刺激.

懷孕期間尿失禁多為暫時性,產後骨盆底肌肉恢復後多數情況會改善,但若分娩時有嚴重骨盆損傷,可能增加長期尿失禁及骨盆器官脫垂風險。

所以,懷孕中後期因腹壓增加導致的應力性尿失禁是常見且多因骨盆底肌肉功能下降及子宮壓迫膀胱所致,透過生活習慣調整與骨盆底肌肉訓練可有效緩解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