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前後的水分需求明顯不同,孕婦需要比平常更多的水分攝取以滿足自身及胎兒的需求。一般成人每天建議飲水量約為2公升(2000c.c.),而懷孕期間,尤其是懷孕中後期,孕婦的飲水量應比平時增加約10%至30%,以支持胎兒快速成長及母體血液量增加。
具體來說:
- 懷孕初期:因為孕婦容易害喜、食慾不振,喝水可以幫助緩解不適,且避免便秘問題。此時多喝水有助於維持身體代謝與胎兒發育。
- 懷孕中期(約20週起):孕婦體內脂肪增加,水分需求開始逐漸提高,建議慢慢增加飲水量10%至30%。
- 懷孕後期(30週至分娩):胎兒快速成長,母體血液量大幅增加,需持續且分次補充水分,確保胎兒和母體的營養和代謝需求。
胎兒在受精卵階段約90%是水分,水分對胎兒發育極為重要,若母體水分攝取不足,會影響透過臍帶供應給胎兒的水分,可能導致發育問題。
所以,懷孕前後水分需求的差異主要在於孕期需額外補充水分以支持胎兒成長和母體生理變化,且不同孕期階段的水分需求量也有所不同,孕婦應有意識地增加飲水量並分次補充,以維持健康和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