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奶媽媽的飲食與生活習慣調整建議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重點:
1. 均衡多樣化飲食
- 哺乳媽媽應攝取均衡的六大類食物,包括全穀類、蛋豆魚肉類、蔬菜類、水果類、奶類及適量油脂,確保營養素充足。
- 每日建議攝取量(以份數計)大致如下:
食物種類 | 每日需求量(份) | 例子 |
---|---|---|
穀物類 | 4至5 | 1碗飯、1¼碗麵、1½碗通心粉 |
蔬菜類 | 4至5 | ½碗煮熟蔬菜、1碗生蔬菜 |
水果類 | 3 | 1個中型蘋果、2個奇異果 |
肉、魚、蛋及代替品 | 6至7 | 1両肉、1隻蛋、¼磚豆腐 |
奶類及代替品 | 2 | 1杯低脂奶、2片芝士、1盒乳酪 |
油脂、糖、鹽 | 少量 | 適量堅果、橄欖油等 |
流質 | 約10杯 | 清水或清湯 |
2. 增加熱量與蛋白質攝取
- 哺乳期每日熱量需求約增加500大卡,以支持母乳製造。
- 蛋白質攝取應增加約15克,且以高生理價值蛋白質為主,如牛奶、蛋、肉、魚、海鮮及豆製品。
3. 補充特定營養素
- 碘:母乳碘含量與飲食碘攝取密切相關,適量攝取含碘食物有助寶寶發育。
- 鈣質與維生素D:每日建議攝取鈣質約1000毫克,並搭配維生素D促進吸收,來源包括牛奶、小魚干、豆腐等。
- 奧米加-3脂肪酸:適量攝取不同類型魚類,有助寶寶腦部發育。
4. 飲食習慣與生活建議
- 飲食宜清淡,少鹽少油,避免油炸、醃製、燻製食物,以減少不必要的負擔。
- 採取少量多餐方式,避免腸胃不適。
- 避免菸、酒、咖啡及濃茶等可能影響母乳品質的物質。
- 保持充足水分攝取,每日約10杯水或清湯,幫助乳汁分泌。
綜合以上,哺乳媽媽應注重均衡營養、多樣化食物攝取,增加熱量與蛋白質,補充關鍵營養素,並維持健康生活習慣,以促進母乳品質與自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