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對母乳分泌有重要影響,哺乳期媽媽應注重均衡營養與適當補充特定食物,以促進乳汁分泌與提升母乳品質。
飲食對母乳分泌的影響
- 營養均衡與充足熱量:哺乳期媽媽每日需額外增加約500大卡熱量,蛋白質增加15公克,鐵質增加30毫克,維生素C及葉酸也需適量補充,確保母乳營養豐富且充足。
- 多樣化食物選擇:攝取多種蔬果、優質蛋白質(如魚肉、蛋、雞肉)、鈣質(牛奶及奶製品)及充足水分,有助刺激乳汁分泌並維持母乳品質。
- 特定促乳食物:傳統及研究中常見促進泌乳的食物包括豬腳、花生、青木瓜、牛奶、豆漿、芝麻、紅豆、萵苣、鯉魚、鱸魚、蝦及酒釀等。
- 水分補充:充足水分攝取(飲水或湯品)能促進乳汁分泌,避免脫水影響泌乳。
- 飲食與作息關聯:飲食均衡且作息穩定,尤其坐月子期間,乳量較理想;反之,飲食不均衡、休息不足或壓力大,容易導致乳汁分泌下降。
- 避免過量酒精:酒精攝取過多反而抑制乳汁分泌,建議每日酒量控制在全酒不超過1碗,半酒水不超過2碗。
營養建議重點
- 熱量與蛋白質:哺乳期每日熱量約2150大卡,蛋白質約65公克,確保能量與蛋白質供應。
- 蔬果攝取:多吃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的蔬果,促進乳汁分泌及媽媽健康。
- 補充鐵質與鈣質:鐵質可從紅肉、蛋黃、肝臟等攝取,鈣質則來自牛奶及奶製品,支持媽媽產後恢復及寶寶骨骼發育。
- 適量運動與休息:適度運動有助產後體重調節,良好休息減少壓力,均有助泌乳。
所以,哺乳媽媽應以均衡多樣的飲食、充足水分及良好作息為基礎,適當補充促乳食物,避免過量酒精,才能促進母乳分泌並提供寶寶優質的營養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