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媽媽在飲食與乳汁保健方面,應遵循以下重要原則,以確保自身健康及提供寶寶充足且優質的母乳:
哺乳媽媽飲食注意事項
-
均衡飲食:哺乳期應攝取多樣化且均衡的飲食,避免過多飲食禁忌,以免營養不足影響產後復原及乳汁品質。
-
熱量攝取:每日熱量應比平時增加約500大卡,因乳汁製造需額外能量,熱量攝取與泌乳量成正比。
-
蛋白質補充:每日應增加約15公克蛋白質,且一半以上應來自高生理價值蛋白質,如牛奶、乳製品、蛋、肉類、海鮮,並可搭配植物性蛋白質如豆製品。
-
鈣質與維生素D:每日建議攝取約1000毫克鈣質,並補充維生素D以促進鈣吸收。鈣質豐富食物包括牛奶、小魚干、蝦米、牡蠣、海藻、黑芝麻、豆腐等。
-
蔬果攝取:多吃蔬果可提供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有助刺激食慾及促進乳汁分泌。
-
充足水分:每日應攝取2500-3000毫升水分,包括飲水及湯品,有助於乳汁分泌及避免脫水。
-
避免刺激性及易過敏食物:建議避免咖啡因(如咖啡、巧克力)及可能引起嬰兒過敏反應的食物(如花生、芒果、玉米等),若發現嬰兒異常躁動或哭鬧,應檢視飲食中是否含有這類食物。
-
適量攝取纖維:選擇全穀雜糧(如糙米、燕麥、地瓜)及多種蔬菜水果,避免便秘,但應避免過量生冷食物,因生冷食物可能導致奶量減少。
乳汁保健重點
-
保持營養充足:良好的營養狀態是維持乳汁量與品質的基礎。
-
適當休息與減少壓力:身心健康有助乳汁分泌。
-
定時哺乳或擠乳:刺激乳腺,促進乳汁產生。
-
避免過度節食或嚴格限制飲食:以免影響乳汁營養成分及產量。
綜合以上,哺乳媽媽應以均衡、多樣化的飲食為主,重視蛋白質、鈣質及水分的攝取,避免刺激性及過敏食物,並注意身心健康,才能有效促進乳汁分泌與品質,保障母嬰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