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間的飲食與生活建議主要圍繞在均衡營養攝取、充足水分補充以及適當生活習慣,以確保母乳品質與產後媽媽的健康。
以下是詳細建議:
1. 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
- 蛋白質:哺乳期需增加蛋白質攝取量,每日約增加15克,且一半以上應來自高生理價值蛋白質,如牛奶、乳製品、蛋、肉、海鮮等,搭配豆漿、豆腐等植物性蛋白質來源。
- 鈣質:每日建議攝取約1000毫克鈣質,來源包括牛奶、小魚干、蝦米、牡蠣、海藻、黑芝麻、豆腐等,並搭配維生素D促進吸收。
- 蔬菜水果:提供豐富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有助於促進腸道蠕動與消化,維持排便順暢。
- 油脂與熱量:母乳熱量約有50%來自油脂,哺乳媽媽不宜過度清淡飲食,需適量攝取油脂與熱量,通常每日熱量需增加約500大卡。
2. 充足水分攝取
- 水分是製造乳汁的重要原料,建議每日攝取2000~3000毫升水分,並配合正確哺乳或擠奶方式,促進乳汁分泌。
3. 飲食禁忌與注意事項
- 不宜過度限制飲食種類,以免營養不足影響產後復原與乳汁品質。
- 減少攝取肥肉及過度油膩食物,避免影響健康。
- 可適量攝取被認為有助「發奶」的食物,如雞精、豆漿、紅棗等,但仍需以均衡飲食為主。
4. 生活建議
- 保持良好作息與適度休息,避免過度疲勞。
- 適當運動促進身體健康與血液循環。
- 注意哺乳姿勢,確保寶寶能有效吸吮,促進乳汁分泌。
綜合以上,哺乳期間的飲食應以多樣化、均衡營養、充足水分為核心,搭配健康生活習慣,才能維持母乳品質與媽媽的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