擠奶時間與頻率對乳汁排空及分泌有直接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頻繁且規律的擠奶有助於乳汁排空與促進分泌。乳房內乳汁若未被充分移出,殘留的乳汁會產生壓力,抑制乳房繼續分泌乳汁,導致泌乳量減少。因此,定時排空乳房能刺激催乳素分泌,促進更多乳汁產生。

  • 擠奶頻率建議依寶寶年齡調整,新生兒階段建議每2~3小時擠一次,3至6個月每3~4小時一次,6個月以上則可延長至每4~6小時一次,與寶寶自然哺乳頻率相仿,有助維持奶量穩定。

  • 擠奶時間不宜過長或過短,每次擠奶應盡量將乳房內乳汁移出,但乳房無法完全排空,重點是避免乳汁殘留過多造成壓力。

  • 若目標是退奶,則應拉長擠奶間隔時間,例如從4-5小時擠一次逐漸延長到6小時、8小時,且不需完全排空乳房,僅擠到胸部軟即可,避免刺激泌乳反射導致乳汁分泌增加。

  • 情緒、休息、水分攝取及飲食也會影響乳汁分泌,保持良好生活習慣有助於穩定泌乳。

綜合以上,擠奶頻率越接近寶寶自然吸吮頻率,乳汁排空效果越佳,能有效促進乳汁分泌;反之,延長擠奶間隔則有助於減少乳汁產生,達到退奶效果。因此,擠奶時間與頻率的調整是控制乳汁排空與分泌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