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媽咪在調整擠奶間隔時間時,通常會依據「供需原則」來進行,也就是有需要就會產奶,沒需要就會減奶或停奶,因此可以漸漸延長擠奶間隔,減少擠奶次數,讓身體有更多休息時間,反而有助於產奶量的穩定甚至增加。

以下是幾個母乳媽咪分享的擠奶間隔調整經驗與建議:

  • 初期擠奶頻率:建議每3~4小時擠奶一次,每次約30分鐘,配合寶寶餓的頻率調整。夜間3~5點泌乳激素濃度較高,是擠奶的黃金時段。

  • 漸進減少擠奶次數:例如產後兩個月後,一天擠奶三次,間隔約6小時半,仍能維持每日1000-1200cc的奶量,且冷凍庫存充足,產奶壓力減輕。

  • 職業媽媽的調整:上班時段擠奶兩次(約上午11點和下午5點),中午不擠奶以便休息,晚上則直接親餵,這樣可以節省時間並維持奶量。

  • 擠奶時間與方式:雙邊同時擠奶約15分鐘可擠出300ml以上,手動與電動擠奶器搭配使用效果較佳。

總結來說,母乳媽咪可根據自身生活狀況與寶寶需求,從初期頻繁擠奶(每3~4小時一次)開始,逐步延長擠奶間隔時間,減少擠奶次數,並注意身體休息,這樣不僅能維持或增加奶量,也能讓生活更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