擠奶頻率對泌乳量有明顯的正面影響,且掌握適當的追奶技巧能有效提升乳汁分泌。以下是重點整理:

擠奶頻率對泌乳量的影響

  • 增加擠奶頻率能提升乳量:研究顯示,乳牛每日擠奶次數由兩次增加到三次,乳產量可提升約6-25%。對哺乳媽媽而言,新生兒階段每2-3小時擠奶一次,有助刺激乳腺分泌更多乳汁,促進奶量增加。
  • 頻繁擠奶維持乳汁穩定分泌:規律且頻繁的擠奶可防止乳腺阻塞,避免乳房脹痛或乳腺炎,促進乳汁持續分泌。
  • 夜間擠奶特別重要:夜晚泌乳激素分泌較多,睡前及半夜擠奶可拉長時間(例如25分鐘擠奶、10分鐘休息、再擠25分鐘),有助提升泌乳量。
  • 擠奶頻率建議隨寶寶年齡調整:
寶寶年齡 擠奶頻率建議
新生兒階段 每2~3小時一次
3至6個月 每3~4小時一次
6個月以上 每4~6小時一次(可彈性調整)

追奶技巧

  • 把握黃金追奶期:產後第3天開始進入泌乳轉換期,頻繁親餵或擠奶能幫助乳腺建立穩定產奶機制。
  • 泌乳激素刺激原理:泌乳激素刺激乳腺細胞製造奶水,頻繁吸吮或擠奶能促進激素分泌,增加奶量。
  • 固定擠奶時間表:一天約7次擠奶,尤其夜間2:00-3:00、22:30-23:30等時段,利用泌乳激素高峰期增加泌乳。
  • 注意餵奶姿勢與避免乳頭混淆:正確的寶寶含乳姿勢及避免過度使用奶嘴,能促進有效吸吮,提升乳汁分泌。
  • 飲食與休息:多攝取高蛋白質、富含鐵質與維生素B群的食物,有助乳汁分泌與媽媽體力恢復。

總結

  • 頻繁且規律擠奶是提升泌乳量的關鍵,尤其新生兒期每2-3小時擠奶一次,並把握夜間泌乳激素高峰期。
  • 追奶期間應注意擠奶時間安排、正確姿勢及飲食調養,避免乳腺阻塞與乳頭混淆。
  • 追奶過程辛苦,但持續刺激乳腺是促進奶量增加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