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模式改變會增加塞奶風險,主要原因是當哺乳方式從親餵轉為瓶餵,或反之,若媽媽不熟悉新的哺乳模式,可能導致奶水無法順利排出,造成乳腺管阻塞而引發塞奶。
塞奶是指乳汁未被及時排出,滯留在乳腺管內,乳汁中的脂肪酸凝結成凝乳塊,堵塞乳管出口,使後續乳汁無法順利分泌。哺乳模式改變可能影響寶寶吸吮效率或餵奶頻率,進而使乳汁淤積。
其他與塞奶相關的因素包括:
- 餵奶姿勢不正確,寶寶吸不到奶水
- 餵奶次數不足或擠奶不規律,導致乳汁累積
- 乳量過多,供過於求無法完全排出
- 穿著過緊或乳房受壓
預防塞奶的建議包括:
- 維持規律且頻繁的哺乳,尤其多餵阻塞部位的乳房,幫助乳汁排出
- 避免哺乳期間飲食過於油膩,減少乳汁濃稠度
- 注意哺乳姿勢,確保寶寶含乳正確
在台灣,泌乳顧問及醫療專家強調,了解並適應哺乳模式的改變,配合正確的哺乳技巧與頻率,是降低塞奶風險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