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缺鐵性貧血對母體與胎兒均有顯著影響。對母體而言,缺鐵性貧血會導致疲倦、嗜睡、頭暈、臉色蒼白,嚴重時可能增加產後出血和感染風險。對胎兒而言,缺鐵性貧血會增加早產、出生體重過輕、死胎的風險,且胎兒在子宮內無法獲得足夠鐵質,可能造成出生後生長遲緩。
在台灣,育齡婦女缺鐵性貧血盛行率約13.7%,孕婦貧血率約30%至40%。研究顯示,孕期隨著時間推進,缺鐵性貧血的比例增加,且孕前體重指數(BMI)與缺鐵性貧血風險有關,BMI過低者更易缺鐵。缺鐵不僅影響孕婦健康,也會導致新生兒缺鐵,影響其鐵質儲備與發育。
因此,台灣國健署建議孕婦每日鐵質攝取量至少15毫克,第三孕期及哺乳期應增至45毫克,以滿足母體及胎兒需求。孕婦應透過飲食及必要時補充鐵劑來預防缺鐵性貧血,保障母嬰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