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病飲食中常見的誤區包括:誤以為吃越補越好、蛋白質攝取不當、忽略鉀、磷和鈉的限制、過度食用加工食品及含有馬兜鈴酸的中藥材等。正確觀念則是控制蛋白質攝取量(以優質蛋白為主)、限制高鉀、高磷及高鈉食物攝入,避免加工食品,並在醫師或營養師指導下選擇食物和保健品。
具體誤區與正確觀念如下:
誤區 | 正確觀念 |
---|---|
以為吃越補越好 | 補品多含高磷、高鉀,應避免過量補充,避免增加腎臟負擔 |
蛋白質攝取過多或過少 | 控制蛋白質攝取量,建議每日攝取優質蛋白質(如雞蛋、牛奶、新鮮肉類),避免過量增加代謝廢物 |
忽視鉀、磷、鈉的限制 | 限制高鉀水果(如蕃茄、奇異果、哈密瓜、火龍果等)、高磷五穀雜糧及高鈉加工食品,燙蔬菜後丟棄湯汁減少鉀攝入 |
愛吃加工食品 | 加工食品鹽分高,應避免或減少攝取 |
服用含馬兜鈴酸的中藥材或偏方 | 慢性腎臟病患者應避免含馬兜鈴酸的中藥,並在醫師指導下用藥,勿聽信偏方 |
不注意熱量攝取 | 保持足夠熱量攝取(每天每公斤理想體重30-35大卡),避免身體分解蛋白質產生更多廢物 |
此外,慢性腎臟病患者應在營養師或醫師指導下,根據個人病情調整飲食,避免自行隨意調整或盲目節食,以維持營養均衡和減輕腎臟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