鈉(鹽分)攝取限制與腎臟健康密切相關。 過多的鈉攝取會增加腎臟排泄負擔,導致水腫、高血壓,並加速慢性腎臟病(CKD)患者的腎功能惡化;相反地,適當限制鈉攝取有助於控制血壓和減少尿蛋白,延緩腎病進展。
具體來說:
- 鈉是人體必需的電解質,參與體液平衡、血壓調節及神經傳導等功能,但過量會使腎臟負擔加重。
- 腎功能正常時,腎臟可有效排除多餘鈉,但腎功能受損時,鈉容易在體內積聚,造成高血壓,進一步損害腎臟血管,形成惡性循環。
- 過多鈉攝取會使體內水分滯留,增加血管內液體量,導致腎臟需更努力排水,長期下來可能引起腎功能損傷甚至腎衰竭。
- 鈉過量還可能增加腎臟中鈣含量,形成腎結石,對腎臟造成長期傷害。
- 臨床建議健康成人每日鈉攝取量不宜超過2400毫克(約6克鹽),而慢性腎病患者及高血壓患者應更嚴格控制,通常建議每日鹽分攝取低於5-6克,以有效控制血壓和減少腎臟負擔。
此外,腎病患者在減鹽時需注意避免過度限制鈉攝取,因為鈉攝取不足也可能對腎臟造成不利影響,應在專業營養師指導下調整飲食。
所以,適度限制鈉攝取是維護腎臟健康、控制高血壓及延緩慢性腎病惡化的重要措施,但需避免過度減鹽,並配合醫療專業建議進行飲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