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餵奶時常見的「脹奶」與「石頭奶」是哺乳媽媽常遇到的問題,兩者成因與症狀有所不同,以下分別說明:

脹奶(乳房充盈)

成因

  • 產後初期泌乳機制啟動:產後2至7天,初乳逐漸轉換成熟乳,乳房會自然充盈。
  • 寶寶吸吮次數不足:若未及早開始哺餵母乳,或寶寶吸含次數不夠多,乳汁無法有效排出。
  • 吸含方式不正確:寶寶吸含姿勢錯誤,導致乳汁排出不順。

症狀

  • 乳房變熱、變重、罩杯升級:乳房整體感覺飽滿、沉重。
  • 乳汁排出順暢:徒手擠奶時乳汁容易擠出。
  • 無發燒:通常不會伴隨發燒。
  • 冷敷可緩解:餵奶後冷敷可減輕脹痛。

石頭奶(乳汁淤積、塞奶)

成因

  • 未定時哺餵或擠奶:媽媽因忙碌、生病或疲累,未在慣常時間餵奶或擠奶,導致乳汁堆積。
  • 飲食習慣影響:高油脂、高熱量飲食可能增加乳汁黏稠度,易形成乳凝塊。
  • 乳汁排出不順:乳腺阻塞,乳汁無法順利排出,形成乳凝塊堆積。

症狀

  • 乳房變硬、疼痛:乳房摸起來像石頭一樣硬,乳暈堅挺且疼痛。
  • 局部紅腫熱痛:乳房出現紅、腫、熱、痛,甚至下區塊副乳腫大。
  • 乳汁排出困難:徒手擠奶很費力,乳汁不易排出。
  • 可能伴隨發燒、畏寒:嚴重時會出現發燒、畏寒等症狀。
  • 冷敷與熱敷時機不同:石頭奶建議餵奶前短暫熱敷(5-10分鐘),促進乳汁排出;餵奶後可冷敷減輕腫脹。

比較表

項目 脹奶(乳房充盈) 石頭奶(乳汁淤積、塞奶)
成因 產後泌乳、吸吮不足、姿勢錯誤 未定時哺餵、飲食、乳汁排出不順
症狀 乳房熱、重、飽滿,無發燒 乳房硬、紅腫熱痛,可能發燒
乳汁排出 順暢 困難
緩解方式 餵奶後冷敷 餵奶前熱敷、餵奶後冷敷

小結

脹奶是產後常見的生理現象,通常可透過定時哺餵與正確姿勢改善;石頭奶則是乳汁淤積、乳腺阻塞所致,需及時處理以避免乳腺炎等併發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