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奶與乳腺炎的關係及何時需要就醫,可整理如下:
石頭奶是什麼?
石頭奶指的是產後哺乳期乳房腫脹(Breast Engorgement),通常發生在產後2至3天。這是因為奶水大量分泌,血管擴張,淋巴回流受阻,導致乳房腫脹且摸起來硬硬的,奶水不易流出。
石頭奶與乳腺炎的關係
- 石頭奶若未及時處理,可能導致乳腺管阻塞,進而引發乳房發炎,即乳腺炎。
- 乳腺炎是乳房局部感染,常見於產後六週內,約五位哺乳婦女中有一位會發生乳腺炎。
- 乳腺炎若未妥善治療,可能進一步發展成乳房膿瘍。
石頭奶的處理方法
- 透過親餵、按摩乳房淋巴、使用生理食鹽水按摩乳頭上的小白點(乳腺管阻塞處)來疏通乳腺管。
- 維持乳房清潔與護理,促進乳汁流出。
何時需要就醫?
- 若石頭奶狀況持續不改善,乳房腫脹、硬塊加劇,且出現紅腫、疼痛、發燒等發炎症狀,應立即就醫。
- 乳腺炎症狀包括乳房局部紅腫熱痛、發燒、全身不適,這些都需要醫療介入,可能需要抗生素治療。
- 乳頭受傷或有細菌感染跡象,也應及早就醫以避免乳腺炎發生。
總結
狀況 | 處理方式 | 何時就醫 |
---|---|---|
石頭奶(乳房腫脹硬塊) | 親餵、按摩、乳頭小白點按摩、保持清潔 | 持續不退或加重,出現疼痛紅腫 |
乳腺炎(發炎感染) | 需醫療診治,可能用抗生素治療 | 出現發燒、紅腫熱痛、全身不適 |
因此,哺乳媽媽若發現乳房腫脹硬塊,應積極透過按摩和哺乳改善,若症狀惡化或伴隨發炎症狀,應盡速就醫,以免乳腺炎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