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奶與乳腺炎的區別及預防方法如下:

項目 石頭奶(乳房腫脹) 乳腺炎(乳房發炎)
定義 乳房因奶水大量分泌、血管擴張及淋巴回流受阻,導致乳房腫脹、硬塊形成。 乳房組織發炎,通常因乳腺管阻塞且細菌感染引起,可能有膿瘍形成。
症狀 乳房腫脹、硬塊,可能有乳頭小白點(乳腺管阻塞)。 乳房紅、腫、熱、痛,伴隨發燒等全身症狀,通常單側乳房。
成因 乳汁排出不暢,淋巴液滯留,乳腺管部分阻塞。 乳腺管阻塞後細菌感染,常見致病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
處理方法 - 親餵寶寶,促進乳汁排出。
  • 乳房按摩,幫助疏通乳腺管。
  • 乳頭小白點可用生理食鹽水按摩並嘗試擠奶。
  • 避免熱敷,以免加重發炎。 | - 及早就醫,可能需抗生素治療。
  • 持續哺乳或擠奶,保持乳汁流通。
  • 注意乳房清潔與護理。
  • 避免乳腺阻塞惡化。 | | 預防方法 | - 親餵時兩側乳房均衡哺乳。
  • 避免穿著過緊內衣。
  • 定期按摩乳房促進乳汁流動。
  • 注意乳頭護理,避免乳腺管阻塞。 | - 及時處理乳腺阻塞。
  • 保持乳房清潔乾燥。
  • 避免乳房過度擠壓或哺乳不均。
  • 出現紅腫熱痛及發燒等症狀應盡速就醫。 |

重點說明:

  • 石頭奶是乳房腫脹的初期狀態,主要因乳汁排出不暢和淋巴液滯留造成,通常可透過親餵、按摩等方式改善。
  • 若石頭奶未及時處理,可能導致乳腺管阻塞加重,進而引發乳腺炎,乳腺炎則是乳房組織的感染性發炎,症狀較嚴重,需醫療介入。
  • 石頭奶時不建議熱敷,因熱敷可能使血管擴張加重發炎反應。
  • 乳腺炎常伴隨紅、腫、熱、痛及發燒等症狀,應及時就醫治療,避免惡化。

以上資訊根據啟賦網站及相關醫學資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