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水不足與哺乳障礙的常見原因主要可分為以下幾類:
-
哺乳行為因素
- 母嬰早期分離,導致缺乏足夠的哺乳刺激。
- 擠奶或哺乳次數不足,泌乳刺激減少。
- 過度使用奶瓶餵養,造成嬰兒吸吮乳頭的混淆,影響哺乳效率。
- 每次哺乳只餵一邊乳房,未充分刺激雙側乳腺。
- 餵奶間隔時間過長,尤其產後初期未建立穩定泌乳節奏。
-
生理及健康因素
- 產婦服用避孕藥或其他影響泌乳的藥物。
- 產婦懷孕或生病(如妊娠高血壓、糖尿病、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甲狀腺異常、貧血等),這些疾病可能干擾泌乳功能。
- 體質因素,如中醫所說的氣血虛弱、肝鬱氣滯、脾胃功能失調,或肥胖痰濕體質導致乳汁分泌不良。
-
心理因素
- 哺乳媽媽的自信心不足,尤其是初產婦,可能因誤判奶量不足而影響哺乳頻率和泌乳激素分泌。
- 情緒驚嚇或壓力過大也可能導致奶水突然減少。
解決建議包括:
- 增加哺乳或擠奶頻率,建議每日8至12次,避免哺乳間隔過長。
- 餵食雙側乳房,確保乳腺均衡刺激。
- 避免過早或過度使用奶瓶,減少奶頭混淆。
- 停止使用可能影響奶量的藥物,如避孕藥。
- 若以上方法無效且無懷孕,醫師可能會建議使用促進泌乳的藥物如多潘立酮(Domperidone)。
- 注意心理支持,建立哺乳自信心,並保持良好情緒。
這些因素綜合影響母乳量及哺乳成功率,了解並針對原因調整,有助於改善奶水不足與哺乳障礙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