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量突然減少的生理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 乳腺阻塞或乳腺炎
    乳腺阻塞會導致乳汁無法順利排出,造成奶水淤積,進而使奶量劇降;乳腺炎則會影響噴乳反射,降低奶水分泌。這兩種情況都需要盡快處理,恢復乳腺通暢與健康,奶量才會回升。

  2. 經期來潮與賀爾蒙波動
    經期前後因賀爾蒙變化(如催乳激素下降、血鈣濃度改變),會使奶量在經期前一週及經期期間減少,但這是暫時現象,經期結束後奶量通常會恢復正常。

  3. 產後身體狀況與疾病
    例如產後大出血導致腦下垂體功能下降、糖尿病、貧血等,都可能影響奶水分泌。

  4. 營養不良與藥物影響
    偏食、蛋白質和脂肪攝取不足,或服用某些藥物(如退奶藥、含pseudoephedrine的感冒藥、含雌激素的避孕藥等)會抑制奶水生成。

  5. 精神壓力與心理因素
    壓力大、心情不好、睡眠不足、過勞等會透過大腦影響催乳素分泌,導致奶量減少。


解決策略

  • 針對乳腺阻塞或乳腺炎
    盡快就醫治療,保持乳房通暢,持續親餵或擠奶,避免乳汁淤積。

  • 經期期間
    不需過度擔心,持續哺乳,增加親餵或擠奶頻率,並多攝取含鈣、鎂的食物,有助奶量恢復。

  • 改善生活習慣與心理狀態
    保持充足睡眠,減少壓力,適度休息,保持心情愉快,有助催乳素正常分泌。

  • 營養均衡
    增加蛋白質、脂肪及水分攝取,避免偏食,必要時可補充卵磷脂幫助乳汁排出。

  • 避免影響奶量的藥物與食物
    諮詢醫師避免使用可能抑制奶水的藥物,避免過量酒精、抽菸及某些草藥。

總結來說,奶量突然減少多因乳腺問題、經期賀爾蒙波動、身體狀況及心理壓力所致,透過及時處理乳腺問題、持續哺乳、改善生活與飲食習慣,多數情況下奶量能逐步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