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擠乳的正確步驟與技巧如下,能幫助媽媽有效且舒適地擠出母乳,並避免乳房受傷或堵塞:


1. 擠乳前的準備

  • 徹底洗淨雙手,保持衛生,避免細菌感染。
  • 採取舒適的姿勢,讓自己放鬆,這有助於泌乳反射啟動。
  • 準備乾淨的容器接母乳。

2. 乳房區域劃分

  • 將乳房分為三個區域:
    • 前段奶:乳暈範圍內。
    • 中段奶:以乳暈為基準往外約2指寬。
    • 後段奶:以乳暈為基準往外約3~4指寬。

這樣分區有助於系統性地擠出不同階段的乳汁。

3. 手指擺放與擠壓方式

  • 用拇指和食指呈「C」字型,分別放在乳暈邊緣的上下兩側,靠近乳頭底部。
  • 輕輕往胸壁方向推壓,但不要直接往胸壁用力壓,以免傷害乳管。
  • 接著用拇指和食指做「對指擠壓」動作,就像蓋印章一樣,輕輕按壓乳暈周圍的乳房組織。
  • 每個方向都要輕柔擠壓,直到乳暈變軟或乳汁大量流出。

4. 擠乳順序與技巧

  • 先從前段奶(乳暈區)開始擠,因為這裡有許多噴乳反射接受器,輕輕擠壓可以啟動泌乳反射。
  • 擠完前段奶後,再依序擠中段奶和後段奶,確保乳房內的乳汁能充分排出。
  • 擠乳時避免手指在皮膚上滑動推擠,應該是按壓後放開,反覆規律地擠壓。

5. 擠乳時間與頻率

  • 每次擠乳時間視情況而定,通常不超過30分鐘(雙側合計)。
  • 若為了增加奶量或維持泌乳,建議頻繁擠乳。
  • 若是為了舒緩乳房脹痛,擠到舒服即可,不必過度擠壓。

小提醒

  • 手擠乳時動作要輕柔,避免用力過猛導致乳管受傷或乳房疼痛。
  • 擠乳後可檢查乳房是否有硬塊或腫脹,若有異常應及時就醫。
  • 擠出的母乳應妥善保存,等寶寶需要時再加熱餵食。

以上步驟能幫助媽媽有效且安全地手擠乳汁,促進泌乳並舒緩乳房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