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茶的營養與風味會發生變化,但並非完全不能喝。隔夜茶中茶多酚會氧化成茶黃素、茶紅素,使茶色變深,風味變苦澀,維生素幾乎完全流失,且茶湯中咖啡因和單寧酸含量可能增加,可能引起胃部不適或心悸。此外,隔夜茶在室溫下容易發酵、變酸,若放置過久還可能滋生微生物,增加健康風險。
從營養角度看,茶水本身維生素含量本就低,隔夜後維生素C等易氧化成分流失,茶多酚結構改變,抗氧化活性可能降低,但氧化產物如茶黃素並無明顯危害,甚至部分抗氧化能力更強。咖啡因含量變化不大,但長時間浸泡會使苦澀味加重。
風味方面,隔夜茶因茶多酚氧化和咖啡因釋放,口感苦澀且茶色加深,飲用體驗較差。冷泡茶則因低溫萃取,苦澀味較少,且茶多酚和兒茶素保存較好,不屬於隔夜茶,可較安心飲用。
健康建議上,隔夜茶不會直接致癌,但若茶湯變質、發霉,可能對肝臟等造成負擔,且寒性茶水可能引起腸胃不適或頻尿,不建議長期飲用隔夜茶。若要飲用,應盡量避免室溫長時間放置,並儘快將茶葉取出,或冷藏保存以減緩氧化和微生物生長。
此外,隔夜茶仍有一些實用妙用,如用來漱口、洗頭等,利用茶中的單寧酸去油、防口臭等效果。
所以,即泡即喝最安心,隔夜茶營養價值降低且風味變差,偶爾飲用問題不大,但不建議長時間放置後飲用,尤其是室溫下隔夜茶。若想延長茶的保存與營養,建議冷藏並盡快飲用,或選擇冷泡茶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