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不一定會導致洗腎。雖然糖尿病是洗腎患者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約有近50%至40%的洗腎患者是因糖尿病腎病變所致,但並非所有糖尿病患者都會發展到必須洗腎的地步。
糖尿病會引起腎臟病變的機率約為30-40%,但真正進展到需要洗腎的比例只有約1-2%。糖尿病導致腎臟損傷的過程包括高血糖造成腎絲球壓力上升、血管基底膜蛋白質醣化增加,進而引發腎臟纖維化和功能衰退。若未及時控制血糖、血壓和血脂,腎臟功能可能逐漸惡化,最終導致慢性腎臟病甚至尿毒症,需要洗腎治療。
然而,只要糖尿病患者能夠:
- 積極控制血糖、血壓和血脂,
- 改善生活與飲食習慣,
- 定期檢查尿蛋白或微量白蛋白尿(早期腎損傷指標),
- 遵從醫師指示用藥和治療,
就能大幅降低腎臟病變惡化及洗腎的風險。
所以,糖尿病是洗腎的重要危險因子,但透過良好的疾病管理,並非所有糖尿病患者都會走向洗腎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