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本身不會直接「洗腎」,但錯誤使用或含有有害成分的保健食品可能對腎臟造成嚴重損害,進而導致腎功能衰竭,需要洗腎治療。尤其是含有毒性物質、劑量不當或保存不良的保健食品,可能加重腎臟負擔,甚至引發急性或慢性腎衰竭。
腎臟科醫師指出,避免使用可能引發腎毒性的藥物或保健品,比事後洗腎更重要。台灣洗腎患者比例全球最高,部分原因與不當使用保健食品有關。例如,紅麴保健品曾被報導與急性腎衰竭及洗腎案例相關。
另一方面,目前市面上部分宣稱護腎的保健食品,如含褐藻醣膠、藻褐素等成分,雖在動物實驗中顯示有一定的抗氧化和保護腎細胞作用,但缺乏足夠的人體臨床證據支持其效果,且專家強調控制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及健康生活習慣才是護腎的關鍵。
所以,保健食品本身不會直接導致洗腎,但不當使用或含有有害成分的保健食品可能損害腎臟功能,增加洗腎風險。選擇保健食品時應謹慎,並以醫師建議及控制慢性病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