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腹直肌分離與骨盆底肌肉修復運動,主要目標是透過深層核心肌群的激活與強化,促進腹直肌兩側的閉合與骨盆底肌肉的恢復,改善腹部鬆弛及骨盆穩定性。
以下是常見且有效的運動與方法:
-
橫膈膜呼吸(深呼吸)
平躺,雙膝彎曲,手放腹部,吸氣時腹部鼓起,呼氣時收縮腹部,有助啟動深層核心肌肉,減少腹內壓力,促進腹直肌修復。 -
骨盆底肌肉訓練(凱格爾運動)
收縮並放鬆骨盆底肌肉,增強核心穩定性與骨盆支撐,對改善產後漏尿及骨盆底功能障礙有幫助。 -
橋式運動(Pelvic Bridge)
仰臥,雙膝彎曲,腳平放地面,抬臀使身體呈一直線,保持數秒後放下,強化腹部及臀部肌肉,促進核心穩定。 -
仰臥抬腿
平躺,一腿抬起至90度後慢慢放下,強化腹部肌肉,但需注意動作穩定,避免腹壓過大。 -
漸進式核心訓練
產後約12週後可開始,逐步加入側棒式(Side Plank)、死蟲式(Dead Bug)等動作,提升腹部及骨盆底肌耐力。 -
穩定背部貼地的腿部交叉伸展
平躺背部貼地,雙腿輪流彎曲伸直,強調腹部用力與背部穩定,有助改善腹直肌分離。
注意事項:
- 運動時避免過度腹壓,若感到不適應立即休息。
- 產後運動建議在醫師或專業指導下進行,尤其剖腹產者。
- 未改善者可考慮整合針灸、物理治療等專業療法。
這些運動能有效促進腹直肌分離的修復與骨盆底肌肉功能恢復,幫助產後媽媽重建核心穩定與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