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不足的常見原因主要包括餵奶過程問題、媽媽心理因素、藥物或食物影響、寶寶因素及媽媽生理因素,這些原因多與乳汁分泌的生理機制—特別是催產素和泌乳激素的分泌調控—有關。

具體說明如下:

  1. 餵奶過程問題

    • 哺乳頻率不足(建議一天哺餵8-12次,約每2-3小時一次)
    • 寶寶含乳姿勢不正確,影響吸吮效率
    • 晚上未哺乳或使用安撫奶嘴、奶瓶導致寶寶乳頭混淆,減少吸吮次數與意願
      這些因素會使乳房刺激不足,降低乳汁分泌。
  2. 媽媽心理因素

    • 壓力、焦慮、疲憊、睡眠不足、自信心不足等心理狀態會抑制催產素分泌,催產素是刺激乳汁排出的關鍵賀爾蒙
    • 催產素分泌減少會直接影響乳汁的流出,造成奶量不足。
  3. 藥物或食物影響

    • 分娩時使用的硬膜外麻醉劑等藥物
    • 退奶藥(如bromocriptine、cabergoline)
    • 含pseudoephedrine的感冒藥
    • 含雌激素的避孕藥
    • 中量以上酒精、抽菸
    • 某些草藥如薄荷、韭菜、人蔘等(影響因人而異)
      這些物質可能干擾泌乳激素或催產素的正常作用。
  4. 寶寶因素

    • 寶寶吸吮力不足(如舌繫帶過緊、顎裂、神經肌肉疾病)
    • 寶寶愛睡覺,吸吮次數減少
      這會導致乳房刺激不足,乳汁分泌減少。
  5. 媽媽生理因素(較少見)

    • 產後大出血導致垂體功能受損(席恩氏症候群)
    • 乳腺組織發育不良(乳腺低形成)、乳房手術後遺症
    • 母親肥胖、高齡、泌乳激素不足
    • 胎盤組織殘留、黃體期缺陷等內分泌異常
      這些因素會影響乳腺組織的泌乳能力或激素分泌。

生理機制重點

  • 乳汁分泌主要由泌乳激素(prolactin)調控,刺激乳腺產生乳汁。
  • 催產素(oxytocin)則促使乳腺肌上皮細胞收縮,將乳汁排出乳頭。
  • 哺乳時寶寶吸吮刺激乳頭,促使催產素與泌乳激素分泌,形成正向反饋。
  • 壓力、藥物、寶寶吸吮不良等因素會干擾此機制,導致乳汁分泌不足。

綜合以上,母乳不足多因乳房刺激不足、賀爾蒙分泌異常及心理生理因素交互影響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