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吸吮姿勢正確但奶量不足,可能涉及多種因素,主要可分為寶寶因素與媽媽生理及心理因素:

寶寶因素:

  • 寶寶吸吮能力問題:即使姿勢正確,若寶寶有舌繫帶過緊、顎裂或神經肌肉問題,可能影響有效吸吮,導致吸不到足夠奶水。
  • 寶寶愛睡覺:寶寶睡眠時間過長,吸吮次數減少,刺激乳汁分泌不足。
  • 乳頭混淆:若寶寶曾使用奶瓶或安撫奶嘴,可能造成乳頭混淆,影響吸吮效率。
  • 過早添加副食品或配方奶:增加飽足感,減少吸吮頻率,導致奶量不足。

媽媽生理及心理因素:

  • 生理因素:月經來潮、塞奶、營養不均衡、水分攝取不足、賀爾蒙或內分泌失調、乳房手術史、貧血、產後大出血或胎盤問題等,都可能影響乳汁分泌。
  • 心理因素:壓力、疲倦、焦慮、缺乏自信或與寶寶分離,會抑制排乳反射,影響奶量。

餵奶過程問題雖然題目中提到姿勢正確,但仍需確保寶寶吸吮頻率足夠(建議一天8-12次,每2-3小時一次),且乳房能被充分排空,這樣才能刺激乳汁持續分泌。


建議

  • 觀察寶寶是否有吸吮障礙,必要時尋求專業哺乳顧問或醫師評估。
  • 增加哺乳頻率,確保乳房排空。
  • 注意媽媽的營養與水分攝取,並減少壓力。
  • 避免過早添加副食品或配方奶,減少乳頭混淆。

這些因素綜合影響奶量,即使吸吮姿勢正確,也可能出現奶量不足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