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過少的原因主要包括:

  • 胎兒泌尿系統異常,如腎臟發育不全、輸尿管阻塞或尿道阻塞,導致胎兒尿液減少,進而羊水量減少。
  • 早期破水,尤其是高位破水,羊水持續漏出但量少,造成羊水逐漸減少。
  • 胎盤功能不佳或子宮胎盤血流不足,如孕婦有妊娠高血壓、子癇症、子癇前症,或胎兒有先天畸形,導致胎兒血液循環異常,尿量減少,羊水也隨之減少。
  • 胎盤鈣化或過期妊娠,胎盤功能老化或鈣化過早,影響胎兒血液供應,造成羊水減少。
  • 母體感染或其他疾病,如子宮內感染(巨細胞病毒、弓漿蟲等)也可能影響羊水量。
  • 雙胞胎輸血症候群,同卵雙胞胎中一方羊水過多,另一方可能羊水過少。

羊水過少的診斷方法主要是透過超音波檢查,評估羊水指數(AFI)或最大羊水深度(MVP):

  • 羊水指數(AFI):將子宮分為四象限,測量每個象限最大羊水深度,四象限深度加總即為AFI。一般AFI低於5公分即視為羊水過少。
  • 最大羊水深度(MVP):測量子宮內最大羊水池的深度,若小於2公分也可能判定為羊水過少。

這些超音波指標是臨床上常用且非侵入性的羊水量評估方法,能協助醫師判斷胎兒狀況並決定後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