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羊水量的正常範圍及監測方式如下:

正常羊水量變化範圍

  • 孕12週時:羊水量約50毫升。
  • 孕中期(約20週):羊水量約300至400毫升。
  • 孕36至38週:羊水量達到高峰,約1000毫升左右,為最大值。
  • 過了預產期:羊水量會逐漸減少。

羊水量的正常指標

  • 羊水指數(AFI, Amniotic Fluid Index):透過超音波測量羊水深度,正常範圍約為5至20公分(部分資料擴及至25公分),若AFI低於5公分,稱為羊水過少;若超過20至25公分,則為羊水過多。

羊水量異常的定義

  • 羊水過少:AFI < 5公分,可能反映胎兒腎臟功能異常或羊膜破裂等問題。
  • 羊水過多:AFI > 20至25公分,可能與多胞胎、胎兒畸形(如水腦)、消化道阻塞、妊娠糖尿病等因素有關。

監測方式

  • 超音波檢查:最常用且準確的方式,透過測量羊水指數(AFI)或最大羊水深度(MVP)來評估羊水量。
  • 臨床評估:如腹圍大小,但此方法較不準確,較少單獨使用。

羊水量異常的處理

  • 羊水過多:若羊水量過多,可能導致子宮過度伸張、早期宮縮、早產及羊膜破裂,醫師可能會進行「羊水引流」以減少羊水量,降低早產風險。

所以,孕期羊水量會隨孕週數動態變化,最高峰約在36至38週,正常AFI範圍約在5至20(或25)公分之間,透過超音波定期監測是評估羊水量的主要方式,異常時需由產科醫師進一步診斷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