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與情緒對幼兒生長發育有密切且互相影響的關係。

首先,良好的營養攝取是幼兒生長發育的基礎。臺灣兒科醫學會建議,寶寶4-6個月開始添加副食品,以避免鐵、鈣等重要營養素缺乏,這些營養素對骨骼和大腦發育至關重要。若幼兒挑食,可能導致營養不均衡,進而影響身高體重及整體健康。

其次,情緒穩定對幼兒的全面發展也非常重要。研究指出,穩定的情緒有助於孩子在學習和社交中表現良好,而飲食中含有複合碳水化合物和必需氨基酸的食物(如豆類)能穩定血糖,減少情緒波動,促進情緒穩定。此外,幼兒情緒調節能力與腸道菌群有關,挑食和不常攝取綠色、黃色蔬菜的幼兒,情緒控制困難的風險較高,這可能與腸道炎症相關菌群增多有關。

綜合來看,均衡營養不僅支持幼兒的生理成長,也有助於情緒穩定與調節,進而促進其認知、社交及情緒發展。家長應重視幼兒飲食多樣化,避免挑食,並提供富含必需營養素的食物,這對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均有正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