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食可能對孩子的情緒與脾氣產生負面影響,尤其是在幼兒階段。研究指出,挑食與情緒控制困難有關,可能導致孩子脾氣較差,情緒調節能力較弱。

具體來說,日本京都大學等研究團隊發現,3至4歲幼兒若不常攝取綠色和黃色蔬菜,且有挑食行為,腸道內與炎症相關的細菌豐富度較高,這與情緒控制困難有關聯。腸道菌群影響大腦功能,進而影響情緒調節,挑食可能間接造成情緒不穩定。

此外,挑食嚴重的孩子可能會產生壓力,甚至合併憂鬱或焦慮,形成惡性循環,進一步影響食慾與情緒,導致脾氣變差。幼兒天生氣質也會影響食物偏好,情緒本質負向的孩子更容易挑食,且對食物的顏色、氣味、味道和口感更敏感。

因應挑食對情緒與脾氣的影響,建議:

  • 多樣化且均衡飲食,尤其鼓勵攝取綠色和黃色蔬菜,有助於腸道健康與情緒穩定。
  • 避免強迫孩子吃不喜歡的食物,可用營養成分相似的替代品,尊重孩子的口味偏好。
  • 正確的飲食教育與引導,從小培養良好飲食習慣,減少挑食行為,降低情緒問題風險。
  • 若挑食嚴重且伴隨情緒或行為問題,建議尋求專業評估,排除感覺處理障礙(SPD)、注意力缺失過動症(ADHD)或其他相關狀況。

所以,挑食不僅影響孩子的營養攝取,也可能影響情緒調節與脾氣,家長應重視飲食習慣的培養與情緒支持,必要時尋求專業協助。